锋评|你的钱包里有比特币么?

广告位

比特币近期的新闻犹如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全球关注。5月10日,这一数字货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创下了八年新高,OK…

比特币近期的新闻犹如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全球关注。5月10日,这一数字货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创下了八年新高,OKCoin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一举突破10,000人民币大关,截至昨日下午三点,其最新报价徘徊于10,130人民币左右。日元交易如今在比特币市场独领风骚,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本月初,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比特币为合法支付手段,目前已有约4500家日本商店接受比特币支付。自7月起,日本还将对涉及比特币的买卖交易免征消费税。然而,就在5月12日,一种以比特币为赎金的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黑客通过植入勒索软件,对用户文件进行加密,然后要求受害者以300美元等值的比特币换取解密密钥,解锁重要文件。

面对比特币的崛起,你是否想过,未来的某一天,你的钱包里是否会多出一枚比特币?它能否成为你财富组合的一部分,如同现今口袋里的现金、手机中的电子钱包里的人民币、美金、信用卡、借记卡、面包券、交通卡,甚至是Q币、纸黄金?

获取比特币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需上网搜索并选择一款比特币钱包,无论是手机端类似微信、支付宝的移动钱包,还是电脑上用于在线支付的类似某家银行网银的软件,几分钟内即可完成设置。与普通货币一样,你可通过接受比特币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支付方式来获得比特币,尽管现实中接受比特币的商家仍相对较少。更常见的方式是从交易平台直接用银行账户中的人民币、美元等法定货币购买比特币,其记账符号为。

你的钱包里有比特币么?

比特币:数字货币的先驱

1. 比特币的诞生与特性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早由日本的中本聪于2009年提出。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电子货币(即电子化记账存储和交易的法定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赖于任何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如各国央行),而是基于中本聪设计的开源软件以及构建其上的P2P网络,通过特定算法进行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利用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交易行为,并借助密码学设计确保货币流通各环节的安全性。比特币的点对点传输特性意味着它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能够脱离包括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清算体系。

2. 比特币的稀缺性与挑战

与黄金相比,黄金及其他商品货币的价值源于其自然稀缺性。而比特币则依靠预设的算法和规则,其P2P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确保了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操纵币值。按照约定,比特币总量将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极具稀缺性。当前,经过“挖矿”已产出约1400万个。(注:“挖矿”是指使用适合比特币计算的硬件运行特定计算程序,正确解答后即可获得相应比特币。)然而,在更为广阔的虚拟世界中,利用相似区块链技术和规则可衍生出众多竞争币,如莱特币、以太币等。比特币有可能在区块链货币的演化中被淘汰,如同远古时期被淘汰的石头、盐巴、贝壳等货币。此外,由于其纯粹的数字性质,缺乏实物货币的物理属性所赋予的功能,比特币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比特币与现行货币体系的对比

1. 波动性与风险

尽管比特币试图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与规则确保货币稀缺性,挑战现行金融制度下纸币的过度发行,但至少目前来看,比特币价格呈现出极高的波动性。据统计,其波动性是黄金的7倍以上,更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等股票市场指数的8倍以上。如此大的波动性带来较高的风险,使其难以充当价值储存工具,也无法作为通用的商品计价单位。同时,总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的约定以及去中心化特性,限制了比特币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这与金本位制类似,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无法满足央行在现代社会制度中追求的失业率和经济增长调控目标。

2. 匿名性与监管难题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征和基于密码学的设计确保比特币只能由真实持有者转移或支付,从而保障了货币所有权与交易的匿名性。然而,这一特性也为暗黑世界提供了便利,如赌博者利用比特币规避现行法律对货币的定义,逃避法律制裁。最近爆发的以比特币支付赎金的勒索病毒事件,更是揭示了比特币交易中暗黑世界的一隅,盗窃、勒索、赌毒等非法所得的比特币在比特币池中洗白,而监管却显得捉襟见肘。然而,一旦比特币如面包券、纸币般受到严格监管,其作为交易媒介的隐私优势将受损,监管成本也将增加。

比特币的安全性与环保考量

1. 安全性

比特币本身及其点对点交易依托156位加密和区块链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这就好比纸币、支票的设计与印刷仅保证其防伪,货币的安全应是一整套社会制度设计的结果。目前,比特币制度并未充分保障个人持有的比特币在存储及与法定货币兑换过程中的安全。选择钱包和交易平台就如同在众多商业银行和清算系统中挑选存放纸币的机构。比特币被盗事件屡见不鲜,如2016年8月,香港数字货币交易所Bitfinex被盗119,756个比特币,总价值约7,500万美元。受此影响,全球比特币价格一度暴跌25%。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运营商Mt.Gox宣告破产,当时该平台的85万个比特币遭黑客窃取,损失约4.67亿美元。

2. 环保问题

在人类货币演进的道路上,环保因素如今也成为重要考量。比特币的“挖矿”和交易认证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理论上,任何人都能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成为“挖矿”的参与者。比特币矿工通过验证或推进比特币交易,赚取用户支付的交易手续费和按固定公式增发的比特币。新增交易需被包含在一个具备数学工作量证明的区块中才能得到确认。此类证明的生成极为困难,往往需要每秒进行数十亿次计算。随着参与“挖矿”的人越来越多,计算难度会相应提高,以确保比特币的稀缺性。算力成本既包括技术和硬件投入,也涵盖了电力消耗。为降低成本,逐利的矿工可能会迁至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小型水电站附近。然而,社会必须权衡这种行为对整体碳排放的影响。简言之,比特币并非一种绿色货币

比特币:一场货币实验

尽管上述分析揭示了比特币的诸多问题,但我们首先应认识到,比特币是互联网世界对现实世界中国家信用货币通胀发行现象的一种去中心化回应。它试图简化并公开货币发行规则,挑战传统的货币专业知识与央行智慧。迄今为止,比特币仍是被最广泛接受的去中心化虚拟货币。

如同化学科学起源于炼丹术,我们或许正在见证区块链及分布式计算思想在当代货币进化史中演绎一场“买椟还珠”的戏码。虽然目前比特币还未能走进寻常百姓的钱包,仅是投资者手中的“赌注”,但这场逐利游戏中蕴含着技术进步、对货币起源、清算制度的深刻反思以及观念的革新。有研究报告指出,得益于区块链的安全、透明及不可篡改特性,金融体系间的信任模式将摆脱对中介的依赖,诸多银行业务将实现“去中心化”,达成实时数字化交易。区块链技术在虚拟货币、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证券发行与交易及客户征信与反欺诈等五大金融场景有望产生最直接、有效的应用。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甚至有望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全民发钱”,颠覆传统的“央行—金融机构”货币发行传导机制,实现“央行—个人”的直接货币传导。

结论

比特币等非中心化货币目前尚不具备成为我们钱包中日常货币的条件。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笔者建议避免参与比特币的投机交易。然而,相关技术无疑代表着货币进化中的“黑科技”,你或许可以拿出财富中一小部分法定货币,参与这场当代货币的实验,见证历史的变革。

关于作者: jzwpc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